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十五)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徐松明:加快提升現代建筑業綠色低碳智能化融合發展水平

選擇字體:[--] 來源:建筑雜志社微信公眾號 發布時間:2022-12-02 09:27:53

編者按:黨的二十大科學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全面部署了新時代新征程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一系列大政方針和重點任務,具有極強的思想性、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激勵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朝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著眼于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建筑雜志社特推出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指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具有經濟帶動作用強、產業周期波動小等突出優勢,越來越成為資金密集、知識密集的行業。建筑業發展質量直接關系到城鄉建設的成色,關系到民生福祉。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深圳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胸懷大局、服務全局、開拓新局,全力推進建筑領域清潔低碳轉型,加快提升現代建筑業綠色低碳智能化融合發展水平,打造“深圳建造”品牌,在現代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好先行示范作用。

  強化清潔低碳轉型
  加快推動城市建設綠色發展

  深圳建筑領域碳排放約占全市碳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一,加快綠色轉型是落實“雙碳”目標的必然要求。目前,深圳已成為國內綠色建筑建設規模最大和獲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綠色建筑創新獎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2021 年中國城市綠色建筑發展競爭力指數名列全國第一。深圳將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內涵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為路徑,加快推進建筑領域清潔低碳轉型。

  持續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大力發展綠色建筑、節能建筑,持續提升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對新建民用建筑和新建工業建筑 100% 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推動既有建筑節能和綠色化改造,推進建筑用能電氣化,支持光儲直柔應用示范,逐步實施能耗限額管理。

  實施建筑領域碳達峰行動。完善建筑碳排放控制標準、技術及產業支撐體系,強化基于碳排放限額管理的建筑全生命周期低碳設計、施工和運維,讓綠色成為深圳現代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力爭到 2025 年,建筑業單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20年下降 18%,建筑能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動建筑領域碳達峰工作。

  用好城市體檢成果。建立城市體檢成果應用機制,推動城市體檢成果融入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各方面,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加強燃氣管網、地下綜合管廊等“里子工程”建設,率先構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綠色低碳發展新優勢。

  強化產業培育
  加快構筑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近年來,深圳建筑業發展勢頭良好,2021 年深圳建筑業增加值突破千億元。深圳將加速推進“工業化”“綠色化”“智能化”三化賦能,強化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教育鏈四鏈協同,打造現代建筑業的創新策源地、關鍵核心技術發源地、科技成果產業化最佳地、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地、全球一流科技創新人才向往集聚地。

  加快建設深圳建筑產業生態智谷。聚焦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抓緊完善適應現代建筑產業發展的政策法規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加快構建涵蓋建筑數字技術、綠色低碳、咨詢服務、新型綠色建材等領域的現代建筑產業集群。在龍崗區加快建設“總部集群 + 研發設計 + 配套產業”的深圳建筑產業生態智谷,打造“智能建造、智慧建筑、建筑節能”千億級產業群。

  推動產業要素互聯互通。優化資源配置,鼓勵行業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圍繞部品部件生產采購配送、工程機械設備租賃、建筑勞務用工、裝飾裝修、工程全過程管理等重點領域,建設行業級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促進建筑產業全要素、全鏈條互聯互通。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繼續壓減涉企審批手續和辦理時限,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加強建筑市場誠信信用體系建設,推動建筑市場統一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大力培育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借鑒香港建筑產業工人培育模式,完善產業工人培育政策體系,推動產業工人培育與職業院校教育相銜接;調整企業管理費、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的費用構成,在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中單列產業工人職業訓練專項經費,作為不可競爭性費用。

  強化建造方式創新
  加快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

  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深圳將充分發揮作為首批國家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的先行優勢,用制造業思維革新建造體系,以數字化設計、智能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一體化裝修促進產業整合,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完善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和生產體系,擴大標準化構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規模,大力提升設計標準化集成化水平,推廣管線分離、裝配式裝修技術,促進建筑結構裝配化向機電設備、裝飾裝修等全裝配化轉變。力爭到 2025 年底,深圳新增裝配式建筑面積不低于 5?000 萬 m2,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 60%。

  拓展裝配式建筑應用。居住建筑以及規定規模以上的公共建筑和工業建筑全面采用裝配式建筑,并加快向其他房屋建筑和交通、水務等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領域拓展,在項目立項、規劃、建設等環節明確裝配式建筑的要求。

  優選裝配式建筑技術。重點推廣裝配式混凝土結構、 鋼結構等建筑工業化建造體系,居住建筑推廣裝配式混 凝土結構,積極開展鋼結構住宅試點應用,全面推行全裝修成品交房,推廣裝配式裝修;鼓勵學校、醫院等公共 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加快發展模塊化建筑,對于標準化程度高、要求快速建造的學校、產業配套宿舍、醫院病房、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等領域倡導采用模塊化建筑。

  強化融合發展
  加快提升智能建造水平

  借助 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發展智能建造,是促進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求。國家《“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智能建造,力爭到 2035 年邁入智能建造世界強國行列。深圳將以國家智能建造試點城市建設為契機,構建涵蓋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智慧運維、建筑產業互聯網、智能建造設備裝備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現代建筑產業數字生態,率先在全國形成示范引領效應。

  構建政策法規體系。從稅收、產業、科技等方面提出激勵措施,將智能建造列為重點科技攻關內容和產業扶持重點方向,支持智能建造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及科技專項資金。

  構建試點項目體系。政府投資項目率先開展試點,推行智能建造技術集成應用,與工業化技術、綠色化技術融合應用,拓展智能建造關鍵技術應用場景。

  構建技術產品體系。鼓勵各類主體積極申報創新平臺,圍繞自主數字設計軟件、建筑產業互聯網、智能施工平臺、建筑機器人等基礎共性和關鍵核心技術,加強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建立智能建造技術體系。推行BIM 正向設計,鼓勵企業積極采用國產 BIM 軟件,完善工程全數字化成果交付,實現工程項目全壽命期數據共享和信息化管理。

  構建管理平臺體系。探索 BIM 報批報建與數字化成果應用,推行與智能建造相適應的“IPMT+EPC+ 監理”建設管理模式,探索建立與智能建造相適應的工程質量安全監管模式與機制。從 2023 年起,全市所有新建工程項目將全面推廣 BIM 技術應用。依托可視化城市空間數字平臺,打造“BIM+CIM”智慧城市數字基礎底座。

  強化質量安全管理
  持續提升建筑業安全發展水平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建筑質量安全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城市未來和傳承。深圳將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系統建設,統籌推進建筑業安全發展。

  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把推動建筑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作為工作的根本落腳點,堅決糾正“重生產、輕安全”,安全生產檢查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等問題。要進一步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責任體系,不但要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工程建設參建各方主體和項目負責人,還要把責任落實到勞務、班組等最小單元上,真正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培訓到位、基礎管理到位。

  從嚴監管執法。嚴格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全面實施“標準化檢查、菜單式執法”,深入開展系列專項整治,重點整治高墜、觸電等高發頻發的事故類型安全隱患,杜絕建筑行業的“低水平、老毛病、壞習慣”,堅決遏制事故發生。

  健全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推行安全生產責任險,優化懲戒手段,突出誠信管理,加大事故責任單位誠信懲戒力度。樹立全壽命期安全理念,強化既有建筑結構安全管控,推動建筑全壽命期風險處置與養護。建立全過程質量責任標識制度、工程質量終身制度、個人執業保險制度;創新適應建筑工業化發展的監管方式,制定出臺基于建筑工業化的產品質量管理措施。

  大力推廣智能化監管。加大智能設備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建好用好智能化監管平臺,通過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建筑信息模型等先進信息技術與建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彌補傳統安全監管方法的不足和低效,提高建筑業安全發展水平。

  強化大灣區合作
  穩步實施建筑企業“走出去”戰略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圳將深化與香港、澳門在建筑領域的合作,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深化對外合作,參與國際競爭,攜手港澳不斷開拓國內外市場。

  鼓勵開拓市場。研究制定“走出去”戰略合作聯盟政策,支持建筑業企業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組成聯合體參與國際投標,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發展建設,推動設計、施工、設備、技術和服務輸出。完善國際承包工程信息發布網絡平臺,為本土企業“走出去”提供信息服務。

  擴大開放程度。進一步加大建筑領域改革開放力度,破除壁壘,推進融合,推進建筑領域深港合作,完善與港澳建筑業企業資質互認、專業人士資格互認機制,推進香港工程建設咨詢企業和專業人士在深開業執業試點工作。

  促進標準融合。推動香港先進工程建設技術標準和管理模式在深圳試點應用,積極支持在前海、河套地區直接采信香港地區適用的先進工程標準,加強與香港在工程質量安全、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方面的技術交流與標準合作,共同編制深港兩地互認的工程建設標準,帶動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協同融合發展,有序構建與國際接軌的標準體系。

  推進產業合作。在河套地區、深圳建筑產業生態智谷設置深港合作示范基地,探索與香港建造業議會等組織共同創辦大灣區建筑產業工人訓練基地,鼓勵支持深港企業合作共建現代建筑產業技術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積極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加強在模塊化建造(MiC)、綠色建筑、智能建造等領域的合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深圳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范等重大歷史機遇,推動建筑業向知識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轉型升級,在全國形成示范引領效應。

摘自 建筑雜志社微信公眾號 2022.11.30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女,猫咪www免费人成网站,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国产乱子伦60女人的皮视频